日期:2022/9/14 Click:694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網站2021年12月發布的最新市場分析報告,2020年全球復合材料市場規模為864億美元,2021年市場規模估計為888億美元,預計2028年復合材料市場規模將達1445億美元,2021至2028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6.6%。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網站2021年12月發布的最新市場分析報告,2020年全球復合材料市場規模為864億美元,2021年市場規模估計為888億美元,預計2028年復合材料市場規模將達1445億美元,2021至2028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6.6%。
汽車和運輸、風能、航空航天和國防等各領域對高性能材料的需求不斷增加,將在預測期內有力推動市場。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范圍內的持續,嚴重影響了供應鏈,主要經濟體暫停了貿易。此外,航空航天、汽車和建筑等各種終端用途行業對復合材料的需求已經減少。然而,隨著貿易限制的寬松,預計2022的情況將恢復市場的增長軌跡。
復合材料原材料的高成本可能會對零部件制造商的采購業務構成挑戰。然而,在預測期內,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在優質產品上花費更多的意愿預計將對市場增長產生積極影響。在美國,復合材料的需求主要是由汽車行業對輕質材料日益增長的需求驅動的。在預測期內,電氣和電子產能的增加以及汽車和航空航天行業的穩定增長將促進市場增長。
高重量強度比一直是復合材料在各種最終用途行業中使用增加的關鍵因素。復合材料的優越性能,如設計靈活性、耐腐蝕性、耐高溫性,降低了替代品的威脅。市場競爭激烈,少數關鍵參與者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它們在研發方面的專業知識使得新進入者很難在市場上盈利。然而,隨著產品在特定應用領域的發展,提高復合材料的產量有望增加潛在的市場機會。因此,在預測期內,行業競爭仍將很激烈。
增強纖維分析
玻璃纖維復合材料板塊引領市場,在2020年占總收入的61.1%左右。這些纖維具有低熱膨脹、高剛度、耐高溫、高耐化學性和低重量等優點。碳纖維由碳元素組成,這些碳元素以平行于纖維排列的晶體結合在一起,這些纖維具有低熱膨脹、高剛度、耐高溫、高耐化學性和低重量等優點,因此在工業和制造應用中廣受歡迎。
提高復合材料強度和耐久性的技術發展提高了管道制造應用的普及率。此外,汽車和航空航天行業對高強度材料的需求增加預計將支撐市場。其他產品主要包括碳化硅纖維、芳香族聚酰胺纖維和混合纖維。碳化硅纖維是碳和硅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它是一種罕見的礦物碳硅石,具有耐高溫、高模量、高抗拉強度和良好的耐熱性。
制造工藝分析
鋪層工藝在制造復合材料工藝中引領市場,占2020年收入的33.7%左右。在預測期內,船只、風力渦輪機葉片和建筑造型的產量增加將推動全球復合材料市場鋪層工藝細分市場的增長。
長絲纏繞工藝的進步為高爾夫球桿軸、汽車驅動軸、小型飛機機身、航天器結構、消防員氧氣瓶等壓力容器等產品創造了廣泛的應用范圍。預計汽車和船舶領域產量的增加有望在預測期內為長絲纏繞工藝提供增長前景。
汽車制造業對輕量化零部件的需求不斷增長,預計將有助于滿足注塑工藝的需求。此外,航空航天和海洋行業對高強度結構件的需求增加可能會在預計時間內支撐市場。
拉擠工藝是制造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制品的有效方法。該工藝可用于熱塑性基體,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方法是用熱塑性基體的薄片材料將其包裹,或通過玻璃纖維的粉末浸漬。
壓縮成型過程中,材料被預熱并放置在一個開放的加熱型腔中。該工藝廣泛用于制造汽車、航空航天和海洋工業中較大的平面或曲面復合材料零件。此外,風能行業的應用可能為壓縮成型工藝提供增長動力。
最終用途分析
汽車和運輸部門在市場中處于領先地位,在2020年占總收入的21.2%。在預測期內,該細分市場可能會保持其主導地位。復合材料為運輸部門提供了節省燃油等優勢,因為結構件重量顯著減輕,從而提高了燃油效率。
家庭和工業應用對先進電子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預計將提升對復合材料的需求。電氣和電子類復合材料最常見的應用是接線盒、燈殼、電氣外殼、插頭、插座和能量分配部件。
復合材料在建筑和基礎設施領域的應用正在迅速增長,因為它們在重構和改造應用中的使用越來越多。這些用于建造窗戶、門、非結構格柵、橋梁構件、大跨度屋頂結構、鑲板、完整的橋梁系統、家具和其他室內裝飾。
運動用品、消費品和生物醫學是復合材料的其他應用。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是復合材料市場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它們廣泛用于軍用飛機、商用飛機、商用飛機、航天器和通用航空飛機的內部和外部部件。
區域市場分析
2020年,亞太地區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占總收入的45.1%。該地區強勁的汽車制造業,加上該地區電氣和電子元件制造商的高度普及,很可能會增加需求。
北美的需求是由航空航天和國防以及風能利用行業的強勁增長驅動的。此外,美國的汽車制造業在生產關鍵汽車零部件的復合材料方面表現出了較高的滲透率,并可能在預計的時間內推動需求。
汽車行業需求的增長、各國國防預算的增加、電子行業需求的增加是影響歐洲市場的主要因素。此外,制造商對該產品帶來的好處的認識不斷提高,預計將為該地區的市場增長提供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