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2 Click:583
熱飲塑料杯蓋遇熱有毒嗎
昨晚的焦點訪談討論了關于熱飲塑料杯蓋遇熱有毒的話題,這一傳言早在焦點訪談采訪之前就已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甚至包括一些城市報紙也相繼進行了報道,并在無任何證實的情況下提醒市民盡量避免使用,在公眾之間造成了不大不小的恐慌,很多習慣于在冬天來上一杯熱飲的市民在購買時也有了顧慮。那么熱飲塑料杯蓋遇熱到底會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呢?
可能有細心的人會發現,我們平時用的熱飲塑料杯蓋上面大都印有“6”這個數字,很多商家都普遍采用這種塑料杯蓋,網上的爭議就在于“6”所對應的化學物質的耐熱溫度上,6號杯蓋的成分是聚苯乙烯,溫度過高會分解出苯乙烯,這種物質對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還是可疑致癌物。但經專家實驗證實,6號塑料耐熱溫度是70℃,就算超過它的耐熱溫度,聚苯乙烯所釋放出的苯乙烯含量完全在人體的代謝范圍之內。不同條件下,苯乙烯*多只會遷移出總含量的0.025%。用這個數據計算,實驗中一個3g重的杯蓋在極端條件下*多也只會有0.5微克苯乙烯融入到熱飲中。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人的每日耐受攝入苯乙烯的量為7.7微克每公斤體重,也就是說攝入這個標準內的苯乙烯是安全的,可以被人體代謝掉。以一個體重為15公斤的孩子為例,他每日*多能攝入苯乙烯115.5微克。而要達到這個攝入量,這個孩子一天需要狂飲231杯熱飲。而對于體重達到60公斤的成人來說,則需要豪飲924杯才有可能超過安全標準。顯然這根本不可能實現。
由此可見,正規的塑料制品都有嚴格的國家標準進行規范,因此在正常的食品接觸中人們并不需要擔心。
下面,宏圖化工帶您了解一下塑料用品上的數字有何含義
“1號”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都是用這種材質做成的,耐熱至70℃,不宜裝酸堿性飲料。
“2號” hdpe(高密度聚乙烯)。常見于藥瓶、清潔用品、沐浴產品,不適合用作水杯等。
“3號” PVC(聚氯乙烯)。易產生兩種有毒有害物質,已較少用于包裝食品。
“4號” LDPE(低密度聚乙烯)。保鮮膜、塑料膜等都是這種材質,耐熱性不強,超過110℃會出現熱熔現象。
“5號” PP(聚丙烯)。微波爐餐盒采用這種材質制成,耐130℃高溫。
“6號” PS(聚苯乙烯)。用于制造碗裝泡面盒、發泡快餐盒。
“7號” PC及其他類。多用于制造奶瓶、太空杯等。